6%已切生果含抗藥惡菌 袁國勇:熱水燙1至2分鐘才吃
發布時間: 2017/11/09 13:53
最後更新: 2017/11/09 19:24
抗藥性細菌威脅全球,衞生署研究發現,本港有7%即食食品帶有抗藥性腸桿菌,當中包括市民常吃的已切生果、沙律以及刺身;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,7%即食食品帶抗藥性腸桿菌情況不理想,建議市民務必要提高警覺,包括進食生果前,要把生果浸於非常熱的水中1至2分鐘後才吃。
衞生署今年就巿面500個即食食品進行研究,包括生蠔、沙律等食品,發現整體有7%樣本,帶有超廣譜乙內酰胺酶(ESBL)的抗藥性腸桿菌;其中222個已切的生果樣本中、有13個樣本(5.9%)帶抗藥腸桿菌;247個沙律樣本中、21個(8%)帶菌;13個刺身樣本中、1個樣本(7.7%)帶菌。
袁國勇指出,7%即食食品帶有抗藥性腸桿菌情況不理想,建議市民只飲用或進食煮熟的水或食物,而進食生果前,最簡單是進食或去皮前,應將生果持續浸於非常熱的水中1至2分鐘殺菌;另一方法,是以百萬分之1.5的臭氧水(ozonized water)浸洗蔬菜及生果。
袁國勇解釋,進食含抗藥腸桿菌的生果後,抗藥菌會潛藏於體內,一旦病人出現感染,又或需進行手術、化療時,將令醫生處方的抗生素治療無效,導致病人出現併發症,甚或死亡。
他又指出,因應本港高度倚賴入口食品,難以收集使用抗生素情況數據;即使於私家醫生層面亦難收集數據,同樣難評估處方抗生素情況。
根資料顯示,各種細菌均有不同殺滅溫度,其中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並不耐熱,在攝氏75℃度加熱超過1分鐘後,即可被殺死。
即食食品帶抗藥性腸桿菌調查結果 | ||
食品 | 帶ESBL抗藥性腸桿菌樣本數目(同一食品樣本數目) | 佔有關食品樣本比例 |
沙律 | 21(247) | 8.5% |
刺身 | 1(13) | 7.7% |
已切生果 | 13(222) | 5.9% |
整體 | 37(500) | 7% |
註:調查由衞生署於今年進行 資料來源:衞生署 |
此外,袁國勇引述衞生署上年度的調查,署方透過電話訪問1200名曾向私家診所求醫的巿民,發現49%人坦言過去一年曾獲處方抗生素,較2011年同類調查增加,當年有34.6%人表示過去1年獲處方抗生素。
袁國勇認為此情況「一啲都唔好」,而本港單是住院病人血液帶有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(MRSA)的數目,已較英國多4倍,情況相當嚴重,不能坐視不理;又指7月推使用抗生素指引後,重點在於如何監測用藥情況:
香港僅4成醫生於公營機構,其他於私家(執業),私家難取數據、亦無責任提供!
他坦言,本港要控制抗藥性細菌情況有困難,包括公立醫院環境擠迫、醫護人手不足等,認為除要持續減少抗生素外,亦需研究如何教導劏房居民處理食物衞生問題。他透露,將來希望透過家長,於年幼子女求醫後,拍下藥袋再傳予衞生署,藉以收集用藥情況。